上海慈铭体检中心专家指出:近年来,胆囊炎与胆囊结石变得越发的普遍性,根据疾病的发病原因,我们也找到了更多的预防方法。根据这些认识,总结出了以下几个预防胆囊疾病的要点。
(1)有规律的进食(一日三餐)是预防结石的最好方法:因为未进食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,胆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,此时胆固醇/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,胆汁的粘稠度亦增加,终于形成胆泥。如果进食,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反应性地分泌胆囊收缩激素,使胆囊收缩,这时大量粘稠的和含有胆泥的胆汁被排出到达肠道内,因此可以防止结石的形成。
(2)适度营养并适当限制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: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和胆汁中含有较多量的胆固醇有关。吃得过多,特别是食物中有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,就会使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增高,会促使胆固醇结石的形成。
近年,我国人民的生活得到较大的改善,人们的饮食由以前的“温饱”型逐渐向吃好、吃精转变,鱼、肉、禽、蛋等食品的消耗量正在逐年增加。但是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带来了一些因吃得过好、过多而引起的“富贵病”,如肥胖症、冠心病和胆结石。要预防这些“富贵病”,就要注意营养适度,特别要注意不食用过多的胆固醇和动物脂肪。所谓适度的营养,就是要对人们的饮食的质和量都加以一定的限制,要求饮食的质量全面地提供各种比例合适的营养物质,而食物的量则以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为度。 根据适度营养的原则,并参照我国人民目前的饮食习惯和消费水平,我国的营养学家提出了以下的每人每月较为合理的食物组成:谷类14kg,薯类3kg,豆类1kg,肉1。5kg,鱼0。5kg和水果1kg。当然,以上标准只是适用于从事一般活动的普通成年人。此外,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,对防止营养过度也有一定的帮助。
(3)保证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:蛋白质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。据研究,蛋白质摄入量的长期不足,上海慈铭体检中心黄埔分院与胆色素结石的形成有关。因此,保证饮食中有足够的蛋白质,就会有助于预防胆色素结石的发生。事实上,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膳食中蛋白质量已有明显增高,因此我国患胆色素结石的人数已有减少的倾向。但在我国有些地区,特别是农村,胆色素结石仍很常见。
(4)讲究卫生,防止肠道蛔虫的感染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饭前便后要洗手,生吃瓜果必须洗净,搞好环境卫生等,是预防蛔虫病的有效措施,因而对预防胆色素结石也很有帮助。
(5)积极治疗肠蛔虫症和胆道蛔虫症:发现肠蛔虫症后,应及时服用驱虫药,以免蛔虫钻入胆道,万一得了胆道蛔虫症,更应积极治疗,以防日久发生胆色素结石。
(6)保持胆囊的收缩功能,防止胆汁长期淤滞:对长期禁食使用静脉内营养的病人,应定期使用胆囊收缩药物,如胆囊收缩素等。
上海慈铭体检独有“3×3+1”内部质量控制体系,由集团业务管理中心、子公司医务部、体检中心医事部三级负责,按照《慈铭体检质量控制标准》,形成集团通过《慈铭体检信息管理系统》每月抽查,子公司组成质量考评组每月考核,体检中心医事部主任每天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。建立了“重大阳性结果复查及报告制度”,并在北京建立了独立的大型生化检验中心。2008年12月25日,慈铭集团通过了ISO9001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。
慈铭集团坚持 “为人民健康服务”企业核心价值观念,努力实践“以人为本,只为健康”的经营理念,在专营体检业务的同时,还开展了就医转诊、医疗救援和私人医生等健康管理服务。领军人物韩小红在2005年和2009年先后被评为“北京影响力”影响百姓生活的“十大经济人物”和“十大企业家”,2008年慈铭体检被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评“诚信服务示范单位” 。按照世界卫生组织预防投入1元钱,治疗节省9元钱的统计方法,慈铭体检累计为国家节省医疗卫生资源100多亿元。
“要治病,到协和;要体检,南京慈铭体检中心到慈铭”正在成为人们理智的消费选择。